导读:在易知行看来,企业管理的目标有如下几个:确保有序经营、提升协同效率、保证产出价值、追求创新突破以及传承文化基因。
在易知行看来,企业管理的目标有如下几个:确保有序经营、提升协同效率、保证产出价值、追求创新突破以及传承文化基因。
其中,数字化转型能够做到的,是提升企业协同效率以及保证产出价值两方面。
首先,在提升协同效率方面,数字化转型能够为企业打造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一、数字化运营管理
数字化运营管理的初级形态是电子化辅助办公,例如财务部门的电子记账、生产制造的CAD/CAM应用等,电子化辅助办公的特征是在生产、财务或人事等企业经营环节的单项应用。数字化运营管理的中级形态则是以企业运营流程为切入点,通过流程的梳理与信息化升级,打破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孤岛”,以价值链的形式统领企业的运营流程。而数字化运营管理的高级形态则是通过数据资产的实时整合与分析,凸显企业当下的经营实态,为企业运营效率的改进提供方向与依据。
因此,数字化运营管理的精髓便在于数据的实时反馈与应用。
二、智能人机协同
鉴于人工智能不断在金融、医疗、安保等行业显现其强大的能力与发展空间,对于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工作的讨论就一直甚嚣尘上。然而,人工智能与人类可能并不处在对立面,而是会形成一种协同、甚至是共生的关系。这一点从我们传统生产制造型企业向数字化工厂转型便可看出:机器会代替大量重复性的、可编程的工作,但依旧需要人类来管理机器、以及参与那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人类与机器,优势互补、协同工作。
而未来最有生产效率的企业,也一定是在智能人机协同上走的最坚定的企业。
三、生态互联
如果说数字化运营管理侧重描述企业的内部管理,那么生态互联的实质则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通产业价值网上的利益相关者,形成基于产业价值网的数据流,从而提升各环节的协同效率。然而比起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打通产业价值网上的“信息孤岛”更具挑战性和难度。
尤其是以目前信息化的普及程度,我们还远达不到生态互联,但那些先一步开始织网的企业,在数字化时代一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其次,在保证产出价值方面,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做到以下三点:
一、智能决策
基于数据资产的规划、获取、整合与服务,企业的经营者能够在明晰企业经营状态的前提下,制定更有效、更切合企业实际的高质量决策。智能决策与传统决策的最大不同,是智能决策以充分的数据分析为依据,而传统决策则更依赖经营者的经验。并且智能决策能够通过回归分析、情景模拟、大数据预测等手段,投射决策的可能影响与效果,这是人力所不能及的。
因此,智能决策以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为基础,更加的理性、科学与合理。
二、动态纠错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在产出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错误,但是那些能够及时纠错的企业,一定能够保证产出的质量与价值。数字化管理的作用之一,便是在企业的动态运营中,及时定位错误、解析错误以及有效纠偏。这也是数字化管理较人为管理具有明显优势的特征之一。
三、及时响应
当企业将用户纳入自己的价值网后,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以及预测,就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变化。对企业经营来讲,一方面它要满足当下用户的需求,但同时更需要积极的探索与创造未来。而未来与现实的交集,就在于对用户信息的不断捕捉与分析,以此形成更好的用户需求洞察,从而有依据的筹划下一步行动。
综上便是数字化转型从提升协同效率以及保证产出价值两方面能够为企业带来的变化,然而从开头处企业管理的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推行数字化转型的前提是有序的经营。只有当企业理顺自己的经营流程与价值点,推行数字化转型才是水到渠成的事,否则只会平添了大量的管理成本。此外,数字化转型并不能解决企业的创新问题与文化传承问题。
因此往前看,数字化转型需要有序的经营做基础;往后看,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同样需要夯实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且做好文化建设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