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任何单位或个人给予告知或联系 400-0900-836。”
近些年来,以京津冀、长三角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康养模块先行,对康养市场进行了深度挖掘,同时,一些企业更看重竞争不激烈的康养空白市场,例如西北地区。和君康养事业部经历一个月的市场调研,对已甘肃为代表的西北市场有个初步了解,希望对业内有所借鉴。
1、甘肃省康养市场目前呈现出康养地产群雄逐鹿,其他康养业态相对空白的特征。从市场竞争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挖掘西北康养市场,比如恒大、绿城等大型地产企业都在甘肃省开工建设康养地产项目,例如恒大文旅城、恒大温泉小镇、奥特莱斯明月江南等项目。同时,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养老服务业态,仍处于萌芽状态,以本地单体机构为主,尚未出现全国性、连锁化机构布局。
2、西北老年群体整体观念比较保守,新潮的康养概念暂时很难走通。从和君康养事业部调研问卷结果显示,甘肃省老年人有一定的乡土情结,对离开原居住地购置功能性康养住房,重点考虑离原居住地远近以及是否靠近子女等因素。同时,对入住养老机构一定的顾虑和抵触,大部分仍存在“入住养老机构就是子女不孝顺”的认知,整个康养市场需要时间进行培育和教育。
3、“产权+”的康养产品竞争优势较为明显,非产权类产品需要市场培育过程。从康养产品模式设计来看,产权有较强吸引力,而一些有创新性的产品模式,例如大额押金、一次性趸交等,甘肃市场接受度较低。可以“在自己家养老”的为康养项目主题,可发挥中医和中药的优势,以品牌和服务优势,降低对创新盈利模式的抵触心理。
从人口结构来看,西北地区人口以净流出为主,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抚养比逐渐增大,未来,西北人民如何妥善养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西北各城市可吸取先发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在满足现有老年群体居家养老需求基础上,探索符合未来老年群体的创新模式,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康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