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任何单位或个人给予告知或联系 400-0900-836。”
项目背景
江苏某人民医院急诊科具有患者病情危急重、不可预见性、高风险性、疾病谱广等特点,因此医务人员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但在质量管理方法上却过于简单。
项目问题
医疗安全管理有漏洞,操作错误经常出现,医用物料浪费严重,流程管理流于形式,致客户需求得不到满足,医疗纠纷高发。
项目思路
1、定义阶段
针对以上问题,咨询咨询团队成立了由医疗业务部、医患协调办公室为核心的项目小组,并将急诊科的医疗纠纷确定为质量关键点。同时,从医疗争议事件处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医疗纠纷定义为:经医院医疗质量专家委员会讨论认定,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缺陷,与患者投诉有相关性,且需一定经济补偿或赔偿的医疗投诉事件。
2、测量阶段
召集项目组课题讨论,根据本项目对医疗纠纷的定义,挑选去年急诊科符合定义的医疗纠纷共26件。根据这期间急诊科的8.9万人次计算缺陷率为百万分之223.6,通过西格玛水平表换算,西格玛值等于4.975。
3、分析阶段
项目组召集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群策群力,就医疗纠纷发生的环节及原因绘制鱼骨图,并以鱼骨图为指导,根据急诊科实际工作流程,对去年各起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绘制出帕累托图,结果发现服务态度/医患沟通、核心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熟悉、知情告知不到位为前四个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占医疗纠纷原因的so%以上。因有些医疗纠纷由多个原因引起,因此各种类别原因累计总和大于医疗纠纷总数。
4、改进阶段
针对分析阶段显示的主要原因,列出优先改进项目,分别从加强核心制度(特别是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和会诊制度)的落实、加强操作规程和诊疗常规的培训、定期举行服务礼仪/沟通技巧培训、宣传知情告知的重要性及加强危急值报告及时性等方面着手,制定3W改进计划。
5、控制阶段
项目期间严格落实六西格玛管理策略所制定的各项改进措施,定期复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落实相应的绩效考核措施,巩固流程改造成效。结束后重新收集急诊科医疗纠纷及MSC等数据,并与改进前数据进行比较。
项目成果
1、六西格玛管理应用于急诊科医疗纠纷的防范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急诊科MSC值显著提高。
2、该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医疗安全西格玛值从4.975提高至5.227。
3、人力成本方面,节约了各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医疗纠纷的工作量。
4、从经济上考虑,该项目效益体现为医疗纠纷发生数减少带来的经济赔偿额减少。
5、从社会效益来说,为广大患者提供更有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